物流業新《條例》下漲聲不斷
發布于:2011/9/1 來源:www.ranyuchen.com 點擊次數:
根據記者從四川萬達物流公司了解到的信息來看,
物流倉儲在新條例實施之前,從四川境內的夾江縣到南充市的汽運成本每噸在120-130元之間;在新條例實施之后,從夾江到南充市的汽運成本上漲到每噸160-170元之間,漲幅超過30%。
據永坤色料夾江辦事處經理駱帆介紹,在新條例實施之前,從山東到夾江的運輸費用每噸在650元左右;在新條例實施之后,從山東到夾江的運輸費用每噸已經漲到800元左右,
漲幅超過20%。永坤色料在之前已經預料到新條例實施將大大增加企業的運輸成本,在6月份的時候已經對產品價格進行了上調,上調的價格區間正好抵消了上漲的物流成本。
陶瓷行業屬于大進大出的行業,大宗原料運進陶瓷生產企業,大宗成品從生產企業運往經銷商市場。這就決定了,陶瓷行業對物流環境的高度依賴,
一方面行業要求物流有較高的便捷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廉價的物流方式拓寬產品的銷售半徑。
在江西,江西新景象陶瓷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熊斌告訴記者,
長途運輸以前從高安到湖南懷化每噸陶瓷產品的運費是在150/噸,最近每噸已經上漲50-60元。在湖南,湖南金達雅陶瓷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李新久也對物流成本的上漲表示擔憂,他表示,《條例》的出臺對于短途運輸的影響很大,以前從岳陽到長沙的運費在50元/噸,現在已經上漲至65-70元/噸。而作為全國陶瓷生產的中心,佛山也未能幸免。捷士國際貨運代理(深圳)有限公司高級銷售主管劉秋香告訴記者,目前從佛山到深圳的物流運費已經增長了20%-30%,單托費用則至少提價50%。
佛山陶瓷企業在前幾年紛紛外遷,
佛山市政府“騰籠換鳥”政策的推動,也使得佛山的陶瓷企業能搶占優質原材料資源、降低產品的運輸成本,這無疑也是陶瓷銷售半徑越來越小的原因之一。中國幅員遼闊、市場太廣,在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
上海到肇慶物流物流線已經變成了很多陶瓷企業的生命線。現在,大多陶瓷產品銷售半徑基本都保持在500公里范圍內,這在陶瓷行業內幾乎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