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統的合理化應用
發布于:2011/7/30 來源:http://www.ranyuchen.com 點擊次數:在ERP管理中,我們可以把加工廠當作是企業的一個倉庫,發給加工商的材料,都當做材料的移庫,即把原材料從企業的原材料倉庫移到加工商倉庫,當成品入庫時,再利用“自動扣料”等功能,把材料從加工商倉庫扣除。 上海到廣州物流
如此,企業要求對方生產多少,對方完工多少,就扣多少的材料。這么控制后,即使企業多發材料給加工商,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查詢加工商倉庫,就可以知道加工商那邊還有多少材料,無論是庫存追蹤,還是發料扣減,都非常的方便。
虛擬倉庫在銷售上的應用
當企業把產品發運給客戶,客戶接收時,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企業此時可以確認銷售收入,產生應收帳款;但是,有些客戶基于減少因庫存而占用較多資金或其它原因的考慮,會提出要等產品用完以后,企業才能開始計算應收帳款。由于這類客戶對于企業來說往往是長期的穩定客戶,且對產品需求量也比較大,企業有時就會同意客戶的這類需求。
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
按照常規流程,當企業出貨單審核時,就可以開始計算應收帳款。但是,若按照這種情況,企業要等客戶通知后才能產生應收帳款,相當于企業發運出去的貨,只是暫時寄存在客戶這邊同時由客戶代為管理,但還是屬于企業的財產。
此時,可以通過ERP設置一個客戶倉庫的虛擬倉庫,當企業發貨給客戶時,先不開銷貨單,而直接開庫存移轉單,把成品從企業的成品倉庫轉移到客戶倉庫(虛擬倉庫); 等客戶用完,通知企業可以開發票計算應收帳款時,企業再開銷貨單,同時減少客戶倉庫中的產品的數量。如此,企業通過查詢客戶倉庫,就可以知道客戶還有多少產品沒有消化。同時企業結合批號/序號管理等功能,還可以查詢客戶倉庫里的產品分別是什么時候被消化的,這更有利于企業進行跟蹤控制。
在實際操作中,企業若能夠依據具體情況靈活應用虛擬倉庫的話,對企業的庫存管理水平的改善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動化立體倉庫是現代物流系統中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它具有節約用地、減輕勞動強度、消除差錯、提高倉儲自動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員素質、降低儲運損耗、有效地減少流動資金的積壓、提高物流效率等諸多優點。因此,《 采用自動化立體倉庫,提高物流速度 的研究》文獻綜述,包括兩部分:自動化立體倉庫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優越性;自動化立體倉庫在實踐中應用的案例(正泰集團和雅戈爾采用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案例)。
1.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理論叢林——自動化立體倉庫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優越性。
1.1自動化立體倉庫的產生和發展
自動化技術在倉儲領域(包括主體倉庫) 中的發展可分為5 個階段:人工倉儲階段、機械倉儲階段、自動化倉儲階段、集成化倉儲階段和智能自動化倉儲階段。在20 世紀90 年代后期的若干年內,智能自動化倉儲將是自動化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第1 階段,物資的輸送、存儲、管理和控制主要靠人工實現,其實時性和直觀性是其主要優點,其人工倉儲技術在初期設備投資的經濟指標也具有一定的優越性。
第2 階段,物料通過各種各樣的傳送帶、工業輸送車、機械手、吊車、堆垛機和升降機進行移動和搬運。用貨架托盤和可移動貨架存儲物料,通過人工對機械操作存取設備,用限位開關、螺旋機械制動和機械監視器等控制設備的運行。機械化滿足了人們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復存取和搬運等的要求。
第3 階段是自動化倉儲技術階段(自動化技術對倉儲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20 世紀50 年代末和60 年代,人們相繼研制和采用了自動導引小車(AV G ) 、自動貨架、自動存取機器人、自動識別和自動分揀等系統。20 世紀70 年代和80年代,旋轉體式貨架、移動式貨架、巷道式堆垛機和其他搬運設備都加入了自動控制的行列(但這時只是各個設備的部自動化并各自獨立應用,被稱為“自動化孤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重點逐步轉向物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實時、協調和一體化:計算機之間、數據采集點之間、機械設備的控制器之間以及它們與主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可以及時地匯總信息,倉庫計算機能及時地記錄訂貨和到貨時間,顯示庫存量,計劃人員可以方便地作出供貨決策(他們知道正在生產什么貨、訂什么貨、什么時間發什么貨) ,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掌握貨源的供應及需求。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倉儲技術的重要支柱。 上海到青海省專線
第4 階段是集成自動化倉儲技術階段。在20世紀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自動化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生產和分配領域。顯然,“自動化孤島”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統”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統中,整個系統的有機協作,使總體效益和生產應變能力大大超過了各部分獨立效益的總和。集成化倉庫技術作為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中物資存儲的中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雖然人們在20 世紀80 年代已經注意到系統集成化,但至今在我國已建成的集成化倉儲系統還不多) 。20 世紀70 年代初,我國開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機的立體倉庫;1980 年,由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研制建成的我國第1 座自動化立體倉庫在北京汽車制造廠投產;從此以后,自動化立體倉庫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F在,我國的自動化倉庫技術已實現了與其他信息決策系統的集成,正在做智能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研究工作。
第5 階段是智能自動化倉儲技術階段。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推動自動化庫房向智能自動化方向發展。射頻數據通信、條形碼技術、掃描技術和數據采集技術將更多地應用于倉庫堆垛機、自動導引車和傳送帶等運輸設備上。倉儲中的物流將必然伴隨并行的信息流;信息技術將必然成為倉儲自動化技術的核心;移動式機器人也將作為柔性物流工具在倉儲中發揮益重要的作用。無疑,自動化庫房和建設要更加注重實用性和安全性,在滿足倉儲要求的條件下,將會更加力求其建筑規模小、反應速度快、功能用途廣。
1.2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優越性
自動化立體倉庫其優越性是多方面的,對于企業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體現:
1 提高空間利用率
早期立體倉庫的構想,其基本出發點就是提高空間利用率,充分節約有限且寶貴的土地。在西方有些發達國家,提高空間利用率的觀點已有更廣泛深刻的含義,節約土地,已與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等更多的方面聯系起來。有些甚至把空間的利用率作為系統合理性和先進性考核的重要指標來對待。
立體庫的空間利用率與其規劃緊密相連。一般來說,自動化高架倉庫其空間利用率為普通平庫的2-5倍。這是相當可觀的。
2 便于形成先進的物流系統,提高企業生產管理水平
傳統倉庫只是貨物儲存的場所,保存貨物是其唯一的功能,是一種“靜態儲存”。自動化立體倉庫采用先進的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不僅能使貨物在倉庫內按需要自動存取,而且可以與倉庫以外的生產環節進行有機的連接,并通過計算機管理系統和自動化物料搬運設備使倉庫成為企業生產物流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企業外購件和自制生產件進入自動化倉庫儲存是整個生產的一個環節,短時儲存是為了在指定的時間自動輸出到下一道工序進行生產,從而形成一個自動化的物流系統,這是一種“動態儲存”,也是當今自動化倉庫發展的一個明顯的技術趨勢。
綜上所述的物流系統又是整個企業生產管理大系統(從訂貨、必要的設計和規劃、計劃編制和生產安排、制造、裝配、試驗、發運等)的一個子系統,建立物流系統與企業大系統間的實時連接,是目前自動化高架倉庫發展的另一個明顯的技術趨勢。 上海到貴陽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