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業物流管理系統
發布于:2011/7/27 來源:http;//www.ranyuchen.com 點擊次數:由于我國連鎖業的物流管理系統中存在以上諸多問題,不僅使連鎖企業的實物運動不合理,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并使連鎖企業未取得應有的規模效益和競爭中的價格優勢,從而嚴重影響了連鎖企業中物流的順利進行,而且還使我國連鎖經營的發展有悖于連鎖經營的本質,最終使連鎖經營在我國經濟中未能發揮出應有的積極作用。 連鎖業物配中心的建立方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為了促進我國連鎖業健康發展,必須在連鎖企業中建立一個統一的、較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統。而縱觀世界上連鎖經營成功的經驗,在連鎖企業中建立統一的物流管理系統的核心和主體,是建立和發展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
根據我國國情,物配中心的建立可有以下幾種方式:
1.規模大、資金雄厚的連鎖企業集團,可建立自有的物配中心,為整個連鎖集團服務。
2.由原有批發企業或儲運企業改造或聯合建立社會性物配中心。目前,我國國有批發企業和儲運企業大多不景氣,但它們卻不僅擁有我國80%以上的物流設施和大量的倉儲面積以及比較成熟的購銷網絡。對這些設施進行改造和利用,建立起為社會服務的社會性物配中心,是一種必要的、可行的、投資小見效快的改革措施。 上海物流公司
3.由多個中小連鎖企業聯合建立共有的物配中心。這樣能把分散于各中小連鎖企業的物流設施集中起來并形成合力,從而能高效地為有關企業服務。
物配中心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重新認識物配中心的作用物配中心是隨著連鎖經營一起從國外引入我國的,但在國內對其性質和功能的認識往往較模糊,常片面地認為其只是一種變形倉庫,僅以儲存為主要功能。實際上,物配中心不是單純的貯藏倉庫,而是具有采購、倉儲、運輸、配送和傳遞信息等服務功能的服務中心,是物流集散地,是以集散、配送等為主要職能的流通型倉庫,其作用是使連鎖企業總部與各分店有機地連接起來。物配中心應能有組織地統一進貨并實行集中配送。這樣不僅因大規模采購而獲得優惠的進貨價格,而且可以實現物流批量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提高配送車輛的裝載率(并因此減少配送車輛數量)和大型零售商店的接貨效率。
2.要使庫存合理化和保管科學化為了實現物流合理化,在物配中心里,應根據不同的商品周轉速度和不同的銷售企業規模,對不同企業中的不同商品,使用不同的保管場所以及不同的庫存控制和配送方法。
首先,應實行“周轉快的商品分散保管,周轉慢的商品盡量集中保管”的原則。其優點是能壓縮流通環節庫存,有效利用保管面積,簡化庫存管理等。
其次,在庫存量控制中,應根據商品銷售額與品種數之間的不均衡性,將物配中心里的商品分為A、B、C三類(通常在物配中心里,A類商品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70~75%,品種數占總品種數的5~10%;B類商品的銷售額則占10~20%,品種數占10~20%;而C類商品的銷售額占5~10%,品種數占70~75%)。對A類商品,應重點精心管理和養護以保證其質量,尤其是要經常查定其庫存水平,盡可能減少訂購批量,將庫存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對C類商品,一般應盡可能減少日常管理工作,以減少管理成本,但可適當增大訂購量和庫存量;對B類商品的庫存、管理原則,則是介于上述兩者之間。采用這種分類管理商品的方法,能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減少管理成本和庫存量,提高經濟效益。 上海到長沙物流
第三,應根據銷售對象的不同要貨量,采取不同的運輸和配送方式。應靈活掌握配送次數,對要貨量大的店鋪,應盡量從工廠直接運輸;對要貨量相對少,并且較分散的店鋪,應盡量通過物配中心集中、定期配貨。
3.要推行共同化配送共同化配送是指由幾個物配中心聯合起來,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車輛。這是實行物流合理化的一種很有效的、很有發展前途的模式,目前在世界發達國家中已被廣泛使用。此模式主要是能解決長途運輸車輛跑空車和運費上升的問題,特別是當兩個以上的產地和銷地相距較遠且又有交叉運輸時,其優點尤為突出。采用共同化配送,既能減少企業的物流設施投資,使物流設施布局合理化,也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流資源,同時還可促進實現質量管理的制度化。在目前我國連鎖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推行共同化配送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4.要提高物配中心規范化、標準化程度連鎖經營的生命力在于其極強的規范性和標準性。也就是說,連鎖經營是通過標準化、簡單化、專業化的原則來實現其規模效益的。這種標準化不僅表現為連鎖企業中各分店的店員服裝、店貌、商號名稱等的統一,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應包括經營戰略的統一以及物流設施(尤其是托盤)的標準化和商品條碼化等。自1990年全國物品編碼協會確定以后的工作重點是推行商品條碼化以來,我國許多商品實現了條碼化,但條碼化程度尚不能滿足連鎖經營發展之要求。因此應從戰略高度來看待商品條碼化,并加快其發展,否則連鎖經營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5.要使商品的儲存、裝卸搬運及運輸托盤化目前,我國物配中心的物流設施大多很落后,現代化程度低。若靠大量投資來迅速改變這一狀態,目前是不現實的。而在物配中心里廣泛使用托盤,則是一種相對簡單易行且投資較少的、能較迅速地提高物流效率和現代化水平的手段。推行托盤化,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貨物儲存中推行集裝化、托盤化,并盡可能使用立體貨架,以提高倉庫空間的利用率。
第二,在貨物的裝卸搬運中推行集裝化、托盤化。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個物配中心作業的機械化水平,有助于改變我國裝卸搬運中勞動力消耗多、勞動強度大、貨物損耗率高等缺點。另外,在貨物出入量很大的物配中心,如有條件,應安裝相應的自動揀選系統和傳送系統,使貨物分揀和傳送都實現自動化,并使裝卸搬運更趨合理化,從而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
第三,在貨物的運輸中推行托盤化。推行托盤化、一貫化運輸,可充分利用各種運輸工具的容積,減少運輸中由于換裝而造成的損失,提高運輸效率。當然,推行托盤化會面臨一些問題,其中主要是托盤尺寸標準化的問題和托盤回收的問題。但筆者認為,國家有關部門應根據我國庫房、運輸工具及裝卸搬運工具等的狀況,盡快制定出托盤標準尺寸并在全國推廣使用,便可解決托盤尺寸標準化的問題。另外,可在全國開展托盤租賃業務,由專門公司經營托盤,以解決托盤回收難、占地多的問題。
6.要注重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在現代化的管理中,連鎖企業的總店、分店和物配中心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系,應是建立在電子計算機網絡系統之上的,而信息傳遞貫穿于整個工作流程的始終。可以說,連鎖集團的信息系統是其神經中樞,它使整個連鎖集團的采購、分揀、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配送等作業系統有機地聯系起來。為此,在連鎖集團中,尤其是在其物配中心里,應努力建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包括訂貨系統(EOS)、出入庫管理系統、信息反饋系統;如有條件,還應包括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OS)、加值信息網絡(VAN)、電子資料交換系統(EDI)和電子自動揀選系統。綜上所述,在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的今天,一定要重視連鎖經營中物流管理系統的建設,尤其是物配中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