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庫存存管理的目標
發布于:2011/7/29 來源:http://www.ranyuchen.com 點擊次數: 倉庫中物料的運作可以通過對目前倉庫系統的升級或投資新技術來加以改善。上海到西寧物流
經濟現實和競爭現實要求以最少的庫存,最少的空間,最少的勞力,且又不能犧牲客戶服務來對材料進行處理、搬運、存儲、保護以及控制。從長遠來講,倉儲或配送工業的成功和物料處理是息息相關的,其中物料處理設備和系統扮演重要角色。
物料處理設備可分為六大類:一是用于空中物料作業的,二是用于物料移動的,三是能移動且帶有輪子的設備,四是集裝箱、包裝和貨盤,五是用于物料存儲的,六是自動化設備。為了某項任務我們通常將非同類的設備結合起來使用,與此同時,我們還得將物料和相關信息相結合,并貫穿到整個流程中,這樣即使是很傳統的設備同樣能提高效力和效率。所以將物料作業和物流計劃融合到整個商務計劃中,倉庫和配貨中心才能提高生產力和收益。
倉庫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有三個方向,那就是倉庫管理系統(WMS)、集中異或分散的硬件系統、自動資料收集。WMS能從定貨管理開始一直延伸到將信息導入開發票系統為止,是對商業職能強有力的支持。具體地講它能使倉儲經理在滿足客戶運送要求的前提下,做好工種和工作量的安排以平衡日常的工作和勞力成本;它能將每天的工作量排序分批以使雇員和倉庫設備得以充分利用;它還能引導操作人員到準確的位置拿放產品。
集中異或分散的硬件系統。一個優秀的WMS應該通過與所含數據庫以每小時成千上萬次的互訪,提供出各個行為職能相應的實時信息,可是目前的主機限制了這方面的功能。現在很多公司用一****立的計算機來取代現有的操作系統,它能幫助管理倉庫的日常運作。它經過一定的間隔從訂單輸入系統接收訂單,同時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將訂單和庫存狀況等信息傳到主機并對其進行更新。
自動資料收集。在倉儲業中條形碼及其掃描系統是主要的自動識別技術,它能使資料收集達到零錯誤,并顯著提升信息的速度和有效性。一個設計優良的系統綜合了條形碼、掃描器和相關信息以保證零錯誤率的數據交換。
商品庫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小庫存獲得最大銷售額,保持適當庫存,區別暢銷商品與非暢銷商品,防止盜竊、損傷品造成損失。
(1)利用目標商品周轉率決定年度適當庫存的方法。其計算方法是:
①年度目標銷售額/目標商品周轉率(適當目標庫存額)(金額)
②年度目標銷售額/平均庫存成本額(商品投入資金周轉率)(次)
③年度目標銷售成本/平均庫存成本額(成本基礎的商品周轉率)(次)
④年度目標銷售額/平均售價庫存額(售價基準的商品周轉率)(次)
(2)利用目標庫存保有天數決定庫存目標的方法。其計算方法是:
①目標一天平均銷售額×目標庫存保有天數=年度適當庫存目標(金額)
②365天/商品周轉率=庫存保有天數
(3)利用適當庫存法決定每月適當庫存的方法。其計算方法是:
年度適當庫存目標+(各月銷售目標-月平均銷售目標)=各月適當庫存(金額)
商品庫存管理的根本點,是達到以最小的庫存費(或庫存量),提高銷售的周轉率的目的。從商業的目前發展狀況看,大型商業企業高度重視物流,商品庫存問題解決較好,但中小商業或店鋪還有不少是實行傳統商品庫存模式。因此,零售業有必要實施供應商庫存管理。實施零售業供應商庫存管理的具體如下:
①建立顧客情報信息系統。
要有效地管理銷售庫存,通過建立顧客的信息庫,供應商能夠掌握需求變化的有關情況,把由零售商的需求預測與分析功能集成到供應商的系統中來。
②建立銷售網絡管理系統。
供應商要很好地管理庫存,必須建立起完善的銷售網絡管理系統,保證自己的產品需求信息和物流暢通,如:保證自己產品條碼的可讀性和惟一性,解決產品分類、編碼的標準化問題及解決商品存儲運輸過程中的識別問題。目前已有許多企業開始采用MRPII或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這些軟件系統都集成了銷售管理的功能。通過對這些功能的擴展,可以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管理系統。
③建立供應商與零售商的框架協議。
供應商和零售商一起通過協商,確定處理訂單的業務流程以及控制庫存的有關參數(如再訂貨點、最低庫存水平等)、庫存信息的傳遞方式(如EDI和Internet)等。
④設定標準庫存計劃。
在設定經銷商的適當庫存計劃時,應先掌握經銷商所經銷的每一不同代號、不同產品種類的數量;并計算從訂購產品到進貨這一過程所需要的時間;而且須按產品類別,每種不同型號產品設定適當的庫存量。 上海到長沙物流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根據銷售分析數據為基礎,衡量最近實際需要之動向,加上經銷商的方針,累計預定銷售內容,再從預計銷售,求出適當庫存數量。需要注意是,周轉資金究竟是有限的,要以最小的資本達成最大的銷貨,衡酌資金調度情況,設定金額的庫存數量預算;并且就有限度資金觀點,修正設定適當庫存數量。若干缺貨產品失去銷貨機會為無可奈何的事;只得把銷售頻度少的產品放棄,或轉換成由制造廠家負責庫存。
⑤暢銷品保持適當庫存量。
經銷商向制造廠家訂貨補充庫存的制度,可分為適量訂貨與定時訂貨。
適量訂貨是當庫存數量到訂貨點以下時為訂貨日,并視當時情況定量訂貨;而定時訂貨則為設定每月中一次兩次調查日,就標準數量不足部分加以補充。采取訂貨點式時,由于幾乎每日均有訂貨手續之故,制造廠家也必須實施訂貨點式庫存管理。另一方面,若采取按月訂貨方式,到某一特定的日子,主貨統計完成,可以投入制造廠家的生產計劃,連同送貨一次完成。采用這兩種訂貨方式的混合式,即定時定量訂貨方式的較為普通。以上是就所有銷售通路稍作說明。而在實際使用中,購買方式并不相同,因此,銷售人員應隨時留意如何讓使用者的庫存與公司本身的庫存彼此密切結合。
總之,零售企業的商品庫存管理是要進一步加以改進的。而供應商庫存管理模式是值得試行和借鑒的。招商局物流集團2007年發生兩個重大變化:物流集團由招商局的二級子公司變為一級子公司;集團長期沒有確定的“建庫與不建庫”的問題得到解決,計劃五年之內在全國各地征地2000畝,建造100萬平方米倉庫。
(二)倉儲地產業呈快速發展態勢,國際地產業的幾大巨頭加快了在中國建設物流基地網絡的速度,一些內資及民營企業也確定了發展的標桿與計劃,呈良好發展態勢。
美國普洛斯公司(ProLogis)自2004年以來已經在中國6大港口、6大機場以及內地6個經濟開發區、20個城市投資建設物流園(基地、庫區),到2008年3月31日,公司運營的倉庫面積達到111萬平方米,還有126萬平方米的在建倉庫。美國安博公司(AMB)近年來也加快了發展進度,2007年先后在深圳、蘇州、昆山以及寧波北侖港注冊公司、投資建設物流基地(或城市配送中心)。
(三)各地中小型倉儲企業資源重組、企業改制速度加快,企業組織形式與經營業態呈現多樣化,有些企業已經退出倉儲市場。
以北京、上海、廣東、廣州、云南等地的流通企業集團為代表,實行集團內部的倉儲等物流資源重組,有的將原批發公司的倉庫全部劃入儲運公司經營,有的集團將原分屬商業、物資系統的物流資源集中起來、成立新的物流公司統一經營。
以天津、西安、鄭州等商儲公司為代表,實施商業地產開發與物流服務雙業態并舉、分別運營。以成都、包頭、哈爾濱、徐州等商儲公司為代表,改制為民營企業,倉儲的主業定位沒有變化,有的企業改制后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上海到西寧貨運
還有一批企業通過企業改制、設施改造或資產劃轉,已經改行,或改名,退出了倉儲市場。
(四)倉儲企業的服務功能正在發展完善之中,有的企業增值服務已經形成規模、創出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