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公司的產生
發布于:2011/7/29 來源:http://www.ranyuchen.com 點擊次數:近年來,公司逐步取消了存貨,通過“按需印刷”的方式節約成本。但是這帶來的問題是——效率會不會因此而降低,特別是代理人手中無糧,心中倍慌。公司如何才能滿足代理人的需求?為了幫助精簡印刷流程,滿足訂單需求和運輸業務,公司從HighJump軟件公司引入了倉庫管理解決方案,讓先進的技術來幫助實現公司既定目標。 上海到北京物流
服務型公司的供應鏈
該公司是一家保險和財務服務公司,因而有各種各樣的行政表格和單據,并且代理人和中介商都需要使用。因此這是完全的“打印后→郵寄;打印后→運輸”業務。
同此同時,公司還面臨著一項嚴峻的挑戰:不管在聯邦還是本州層面,保險行業是受到高度管制的,因此通常要求公司根據不同的規定提供不同的表格。美國某一州可能批準某一種形式的表格,另一州可能要求內容稍微有不同的表格。因此改變一種表格時,相應在不同州里面實施一連串的變更。
現在整個運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10年前在倉庫里面存貨一大堆,并且通過散貨的形式運輸各類文檔表格。如今公司已轉型成為了專業的小包裹運輸商。在全美,公司并沒有設置任何分撥設施,所有運輸業務都是從公司總部奧馬哈(Omaha)始發。唯一的倉庫實際上就是生產廠的一部分,在那里接受訂單,開始按需印刷,然后包裝運輸。因此公司存貨和以前相比減少了80%。如今,公司實際上很容易改變一種表格的形式和里面的內容,因為公司根本就沒有存貨。同時節省了大量成本,避免了表格過期無法再使用以及事先準備大量資料的問題。
技術致勝
以前,公司是從存貨中挑選所需文件并通過散貨方式運輸給代理人,那時使用的是仁科(Peoplesoft)公司的ERP系統中內置的倉儲功能軟件。但隨著公司戰略的變革——更加以交易為導向,公司已經意識到需要通過條形碼的方式改善流程。5年前,公司安裝了HighJump公司的數據收集系統并引入了條形碼技術。所有倉儲流程——從訂單的接收、到訂單處理、以及運輸——全部通過條形碼;同時公司和UPS的運輸體系直接對接。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改善。2005年10月公司安裝了HighJump公司名為“倉庫優勢(Warehouse Advantage)”的倉庫管理系統WMS,從而更加提升了效率。
如今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公司典型的客戶訂單包括大量的印刷業務,為了提升印刷中的效率,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印刷機內印刷,就需要在倉庫中對印刷后的材料進行統一整合。在倉庫管理系統WMS實施之前,公司無法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整個整合流程。如今,印刷工作或訂單是通過搬運筐(tote)分配的。WMS系統指揮倉庫操作人員通過手持式無線射頻設備將搬運筐送至指定地點,或是將搬運筐分配至整合區。一旦所有物品準備好之后,通過掃描搬運筐,無線射頻手持設備中顯示的信息會指揮操作人員將完成后的訂單交付運輸。在運輸流程中,負責包裝的操作人員掃描搬運筐,建立客戶包裝單據。在包裝流程中同時實施質量檢查以確保訂單完成效果。在UPS的系統中還會對產品進行最后的檢查,并且UPS的運輸信息也會在公司的WMS系統中進行不斷更新。
通過使用先進技術:WMS系統、無線射頻設備、條形碼等,這些功能都是非常強大的。因此,公司能夠有效地整合印刷工作訂單,挑選和整合現有存貨,調整、更新和建立準確的包裝單據;公司能夠根據訂單日期決定訂單發送的先后順序,有時遇到加急訂單進行優先安排,并且完成許多實時功能。
公司同時使用該系統完成相關的數據收集和報告功能。主管們可以閱讀網上報告信息和圖表以監控整個工作流程,一旦哪塊工作區域中工作量大量上升,主管們還可以迅速調整人力資源分配。倉庫操作人員可以瀏覽圖表來監控他們的工作量,看到新訂單流轉系統,跟蹤他們自身的進展和業績表現,監控訂單的詳細信息。在整個倉儲流程中,各個層次的工作都是“實時可見的”。
WMS系統對于整個公司上下產生了雙贏的效果。公司成本最大節約來自于——削減了存貨過期問題,根據需求安排印刷,從而顯著提高了時間服務承諾和質量。
人才是真正致勝法寶
公司的整個組織都是建立在以人為本之上。按照公司負責企業后勤服務的經理艾略特(Rick Elliott)的說法:我們的確認為公司最有價值的資源是員工,以及讓員工人盡其才從而獲得最佳效果。
首先公司針對物流業務重所發現的問題,組建了項目團隊,由它辨識出有關印刷和倉儲流程的最佳物流方式。從原材料(紙張)到印刷、接收、選擇、訂單整合、包裝和運輸,該項目團隊知道物料應該如何最佳流動,從而設計了傳送帶和其它物料操作設備。在此過程重,項目團隊發現需要一個WMS軟件組以有效地支持公司全新的物流流程。公司想達到更多靈活性的目標,能夠很容易地從不同系統中接收并執行訂單,同時有關的訂單信息可以通過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流轉,目的是方便財務部門開帳和預算。公司所需的WMS系統能讓根據不同印刷要求快速調整和適應新的任務。HighJump軟件公司就成為了“白衣騎士”。
外腦的參與同樣讓公司受益匪淺。公司項目團隊不但自身掌握倉庫運營商的流程,還選擇了兩家倉庫運營商來主動地參與到倉庫管理系統WMS的設計和實施上。這兩家運營商可以說是從頭到底都參與了WMS的設計過程。同樣重要的是,它們向公司的員工解釋了整個設計并得到各種反饋意見。如果某些功能無法按設計要求,它們就會解釋并讓大家知道其它選擇方案和相應的結果。它們就像“聯系人”,讓公司倉庫的員工對進展情況實時了解。正是因為這樣的溝通,大家心悅誠服也就是自然而然之事。當公司將倉庫管理系統正式運作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運營商們時時刻刻的參與就特別重要。
!
優化的對象及流程
現實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對倉庫作業的方方面面都進行優化,這一方面時間和資源投入的問題,一方面是經濟性和結果的考慮。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在空間、員工、設備、庫存、流程、資訊、系統等7個方面考慮優化的問題。這其中既有系統局部的構成要素如:設備、空間、員工等,又有整體諸如:流程、系統的考慮。看起來好像矛盾但卻很實際,現實的情況往往是我們在某些局部要素上追求的太多,而忘了整體的利益訴求,所以流程和系統是決定系統整體效率的焦點所在,而在這其中貫穿整個流程的關鍵是資訊。需要說明的是數據并不等于資訊,我們往往容易陷入數字的陷阱而忘記了數字背后更有價值的意義所在!更為可怕的是,就國內大多數的倉庫而言,很多的倉庫作業并沒有相應的數據記錄。我們很難想象沒有詳實、及時、全面的數據記錄,又如何去發現問題所在!很顯然,要在優化之前首先提出問題及綜合可能的各種資源投入來設定相應的目標,接下來才是方案的構建和比選以及方案的實施和反饋。
事實上,倉庫作業的優化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閉環PDCA循環,優化的基準是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以最小的成本,去最大程度的滿足客戶化的服務需求,以持續不斷的保持比較性競爭優勢。而優化目標設定的參照系無論是來自于競爭對手的分析還是來自于我們自己當前的作業標準體系,其意義顯然在于自己本身的不斷超越和升華再造。
企業和倉庫的運營就像走鋼絲一樣,必須找到那根平衡木。走的過程無疑充滿了艱險,但一個淺顯的道理就是:只有在行走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掌控好平衡,而一旦停下來,等待我們的就只有萬丈懸崖!而持續不斷的優化就是這根平衡木!這就是倉庫作業系統全部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上海到北京大件運輸
http://www.ranyuchen.com/xinan/yq47.htm